兩種風險評估法在新材料企業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 通過聯合應用國際采礦與金屬委員會(ICMM)矩陣法和GBZ/T 298—2017的綜合指數法,對珠海市某新材料企業操作工崗位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提出對應管控措施。方法 通過現狀調查,掌握對象企業基本信息和崗位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毒物的濃度,開展風險評估。結果 該企業生產車間操作工(含投料、洗罐、分裝操作)主要接觸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丙酯、甲苯、丁酮和異丙醇等化學物。各崗位所接觸化學物水平均未超過國家限值。ICMM矩陣法評估結果顯示,油墨車間操作工崗位的風險等級為2級,其他崗位所接觸化學物的風險等級均為1級。綜合指數法結果顯示,操作工崗位接觸乙醇的的風險等級均為3級,接觸其他化學物的風險等級為2級。結論 低毒代替高毒是降低風險水平的關鍵措施之一;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設置及生產制度的合理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崗位員工職業健康風險處于較低水平;依據化學物致癌性分級進行危害等級判斷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相似文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