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與索拉非尼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藥物經濟學評價
【摘要】:目的:從中國醫療保健系統角度和美國支付者角度出發,比較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AteBev)與拉非尼(Sor)在一線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uHCC)患者中的經濟性。方法:基于Ⅲ期臨床研究(IMbrave150)最新研究結果構建評價經濟性的Markov模型和分區生存(PS)模型,循環周期為1個月,研究時限為10年。成本和效用來源于文獻和數據庫,轉移概率和比例通過計算獲得;模型主要結果包括總成本、總生命年(LYs)、總質量調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增量凈健康收益(INHB)、增量凈貨幣收益(INMB)。通過將ICER值與意愿支付閾值(WTP)比較,判斷兩種方案的經濟性。通過敏感性分析處理模型參數的不確定性。結果:基礎分析中,從中國醫療保健系統角度出發,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對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別是138 462美元/QALY、137 056美元/QALY;從美國支付者角度出發,基于Markov模型和PS模型,AteBev方案相對于Sor方案的ICER值分別是492 241美元/QALY、485 804美元/QALY,ICER值均大于其意愿支付閾值(31 499美元/QALY、150 000美元/QALY),各種敏感性分析結果表明,基礎分析結果穩定。結論:從中國醫療保健系統角度和美國支付者角度出發,在閾值為31 499美元/QALY、150 000美元/QALY時,Sor方案在一線治療uHCC中更具經濟性。